原电池和电解池
一、原电池:1、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如铜锌原电池。2、组成原电池的条件:①有两种活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④一般能自发的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原电池的原理负极较活泼的金属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电子发生电子发生反应反应
在锌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的一极是负极;在铜上发生的是:总反应:Z
2H二、电解池1.定为化学解饱和Z
2H2
失电子,发生
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是正极
义:将电能转化能的装置,如电食盐水。
阳极反应:2Cl-2eCl2↑(氧化反应)
阴极反应:2H+2e=H2↑(还原反应)
第1页共11页
f总反应:2NaCl2H2O注意:①电流必须是直流
2NaOHH2↑Cl2↑
②熔融态的电解质也能被电解③阴极上放电的先后顺序是:Ag>Hg2>Fe3>Cu2>H>Fe2>Z
2;阳极上放电的先后顺序是:活泼金属电极S2>I>Br>Cl>OHF、NO3、SO42等(惰性电极)④用石墨、金、铂等还原性很弱的材料制做的电极叫做惰性电极,理由是它们在一般的通电条件下不发生化学反应。用铁、锌、铜、银等还原性较强的材料制做的电极又叫做活性电极,它们做电解池的阳极时,先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反应。电解的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思路与步骤:分电极(判断正负极)析溶液(分析电解质溶液中含有哪些离子)判流向(判断电子流动方向、离子移动方向)断微粒(确定在两极上反应的是什么微粒)写电极(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写方程(书写电解质电解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1)电解时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电解质溶液在电解过程中,有时溶液pH值会发生变化。判断电解质溶液的pH值变化,有时可以从电解产物上去看。①若电解时阴极上产生H2,阳极上无O2产生,电解后溶液pH值增大;②若阴极上无H2,阳极上产生O2,则电解后溶液pH值减小;③若阴极上有H2,阳极上有O2,且VH22VO2,则有三种情况:a如果原溶液为中性溶液,则电解后pH值不变;b如果原溶液是酸溶液,则pH值变小;c如果原溶液为碱溶液,则pH值变大;④若阴极上无H2,阳极上无O2产生,电解后溶液的pH可能也会发生变化。如电解CuCl2溶液(CuCl2溶液由于Cu2水解显酸性),一旦CuCl2全部电解完,pH值会变大,成中性溶液。三、金属腐蚀与防护金属的腐蚀:金属或合金跟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化学反应而腐蚀损耗的过程。其本质是金属原子失去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