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五章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率
重要术语:
利率指一定借贷期限内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无风险利率通常指国库券的利率。因为政府债券的偿还有税收作为保障,因而本息偿还能力极强,违约风险极低,尤其是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违约风险就更低。收益的资本化:即各种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其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资金,甚至也不论它是否为一笔资本,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它相当雨多大的资本金额,这便是收益的资本化。单利:就是按照本金直接计算出利息,而不将本期的利息纳入下期的本金进行重复计算。复利:是将本期的利息计入下一期的本金,滚动(重新)计量利息方式。固定利率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限内,利息按照借贷双方事先约定的利率计算,而不是随市场资金供求状况导致的利率变化进行调整。浮动利率是指在接待期间内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这种计息方式多用于期限较长的借贷和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借贷。实际利率是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变时的利率(也可以说在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率之后的利率)。名义利率包括物价变动率因素的利率。基准利率:在利率体系中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的变化会随着它的变动而发生变动。违约风险又称信用风险,是指不能按期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风险。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结果。
f复习思考题
试评述利率决定理论的发展脉络,并分析各个理论的内核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利率发展史上出现以下几种利率决定理论: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古典学派的实际利
率决定理论,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剑桥学派的可贷资金供求理论以及希克斯和汉森的ISLM模型决定的利率理论。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马克思的理论决定理论建立于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利息是职能资本家分割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而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息的这种来源决定了利率水平取决于:(1)社会平均利润率;(2)职能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的比例。所以,正常情况下,利率水平介于0与社会平均利润率之间。至于利率水平的确定主要取决于资金的供求关系及借贷双方的竞争。一般来说,当资金的供给大于需求时利率下降;资金供不应求时利率上升。当然,法律与习惯在利率的决定中也有较大的作用。马克思的理论决定理论分析了利息的来源,但只是指出了利率的界限,没有分析均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