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以严厉处罚。对未按时完成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目标要求的单位及责任人,严格按照市、县纪委(监察局)关于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追究办法处理。七、中小型养殖场整治本方案未将中小型养殖场整治纳入工作任务。我县中小型养殖场户数及总存栏量、排污量均大于规模场,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也远高于规模场,对其整治的工作难度更大。中小型养殖场整治工作待时机成熟后另行制定实施方案。1总则本标准仅适用于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整治的验收。本标准只针对旧场整治,未对建场选址作要求。受本地环境容量限制,原则上要求各养殖场整治后达到零排放。
f2场区布局与清粪工艺21畜禽养殖场应实现生产区、生活管理区的隔离。22养殖场的排水系统应实行雨水和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分离,在场区内外设置的污水收集输送系统,不得采取明沟布设。23养殖场应采用干法清粪工艺,采取有效措施将粪及时、单独清出,不可与尿、污水混合排出,并将产生的粪渣及时运至贮存或处理场所。24采用零排放方案的养殖场应永久性封闭排污口,采用达标排放方案的养殖场排污口应符合环保规范。3固体粪便处置利用31对于种养结合粪便就近还田的养殖场,畜禽粪便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才能进行土地利用,禁止未经处理的畜禽粪便直接施入农田。养殖场应设置专门的粪便贮存设施,贮存设施应采取有效的防渗处理工艺,防止畜禽粪便污染地下水并采取设置顶盖等防止降雨水进入的措施。粪便贮存设施的总容积不得低于以下标准:猪24m3十头、牛24m3头、家禽1m3百只
32利用畜禽粪便加工生产商品有机肥料的养殖场,粪便的日处理能力不得低于本场最高存栏量时的日产量。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应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在粪便加工处理过程中应严防二次污染。
f33采用肥料企业与养殖场合作的模式处理畜禽粪便,养殖场应与肥料企业签定书面协议。协议中应明确粪便的收集运输责任,承担运输责任一方应保证运输过程中不得发生二次污染。肥料企业承接的粪便量不得大于其处理能力,在加工处理过程中应严防二次污染。
4污水的处理利用41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应坚持种养结合的原则,经无害化处理后尽量充分还田,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无相应土地消纳的养殖污水须经净化处理并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规定后,方可向环境排放。采用沼气池处理污水,沼气池加贮液池容积不应小于每10头猪或1头牛或500只家禽35m3,且沼气池容积不得低于5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