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赛教师应按照自定义的教学情境,整合现场提供的设施、设备和数字资源,解决实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2)参赛教师应充分使用现场提供的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用具,完成必须的设备操作,展示操作效果。(3)教学设计应是参赛教师的原创,没有知识权异议和纠纷。2、信息化实训教学比赛办法本赛项可以个人或团队参赛,以团队参赛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职业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本赛项采取现场比赛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20分钟(含现场设备操作),答辩5分钟,换场3分钟。(四)网络课程1、网络课程赛项要求本赛项考核参赛教师在学习环境网络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方式多样化条件下,设计、制作网络课程的能力。(1)参赛作品应体现学习过程管理的特点,满足网络条件下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需求,推动课程内涵建设,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513
f(2)参赛作品应针对一门课程进行开发,已经用于教学实践并在公共网络开放共享的网络课程。(3)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自主建设或参与建设的网络课程,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2、网络课程比赛办法本赛项可以个人或团队参赛。鼓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方参与,以团队参赛的,须由职业院校在职教师为第一完成人,企业人员可作为团队成员,团队成员不超过5人。本赛项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者将网络课程电子材料(网络课程比赛建设课程网站所需的材料、技术参数文档及安装说明和参赛作品介绍电子版),上传至学校网站或世界大学城学校机构空间内,并向大赛组委会提供网络课程的网址,由组委会统一组织专家网络评审。(五)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设计与应用1、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设计与应用赛项要求本赛项重点考核参赛教师在教师个人空间的资源储备、开放式学习、开放式教学、教学成果展示、学术研究及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建设及应用情况。(1)参赛教师的个人空间应体现为教学服务的宗旨,构建网络资源要从满足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需求出发,建设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空间,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改革与创新。(2)参赛教师的个人空间至少要包含一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并有应用于教学实践的活动记录。(3)参赛教师的个人空间应是参赛教师自主建设的个人空间,必须保证其个人空间上的网络资源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613
f2、教师个人网络学习空间设计与应用比赛办法本赛项为个人赛。本赛项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