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应用抗生素,在药敏指导下选择有效抗生素。2、切断外源性感染传播途径(1)接触、诊疗、护理病人前后要严格洗手。(2)接触病人粘膜和呼吸道分泌物时戴手套。(3)加强对共用器械如呼吸机气路管道、喷雾器及其它器械的消毒灭菌。呼吸机管道每周更换2次。用于雾化的液体一定要严格灭菌,并做好对共用器械的终末消毒。3、改善宿主条件、提高免疫力(1)术前用各种方法去除病人呼吸道分泌物。并指导和协助术后病人多咳嗽、深呼吸和及早下床活动。(2)控制影响病人术后咳嗽、深呼吸的疼痛。(3)尽早拔除气管导管内插管,在拔除插管或解除气囊前,将插管气囊以上的气管分泌物清除干净。
f(4)加强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耐万大古霉素肠球菌感染者或携带者的隔离,对MRSA和铜绿假单胞菌者也应进行隔离。
(5)对粒细胞缺陷者和器官移植者采用保护性隔离。(6)对特殊人群可试用免疫球蛋白、集落刺激因子、Y干扰素、抗内毒素抗体、促炎细胞因子拮抗剂等提高机体免疫防御功能。
XXX中医院院感管理委员会2015年6月10日
胃肠道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1、由于本病是由粪-口途径传播,因此加强饮食卫生宣传极为重要。
2、病人、家属、医院工作人员有效地洗手是控制感染性腹泻最简单、最有效的措施。
3、医院营养食堂中污染食品是造成感染性腹泻散发或流行的重要原因,因此一定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严格管理。
4、加强对感染性腹泻患者的隔离,并要对其排泄物及容器等严格消毒。并要做好随时消毒与终末消毒。
5、新生儿室、母婴同室、儿科等是感染性腹泻爆发的高危科室应严格进行管理。特别是要防止母奶及奶制品及其容器污染引起的爆发流行。
6、医务人员、营养食堂工作人员、配膳员等一旦出现急性腹泻,应立即暂时调离与食物和直接与病人接触的岗位。直至临床症状消失,2次大便培养阴性(间隔24小时以上)方可恢复原工作。
f7、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指征,防止二重感染的发生。
8、一旦发生感染性腹泻的爆发流行,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及管理。对病人及可疑者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积极治疗病人,对污
染环境和可疑传播途径进行消毒处理,特别要做好手的清洁和消毒,
采取保护易感人群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员会日
XXX中医院院感管理委2015年6月10
血管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预防控制方案及措施
1、正确选择导管:经研究不锈钢针头导管感染的机会小于塑料导管。但不锈钢针头只适用于外周浅静脉,且易致血管痉挛而影响补液速度,所以医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