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理解与态度直接关系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水平与效果。调查表明,869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开设该课程;65.8的校长认为开设该课是基于其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也有小部分学校是迫于国家规定才开设的。可见,多数校长和教师还是比较认同这门课程的价值的。
2.教师对该课程性质的认识
教师对课程性质的认识直接影响到该课程的实施效果。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尽管多数教师(593)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参加,但也仍有不少教师认为它是一门国家的地方的学校的选修课,学生可以选择参与。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一个班级中只有部分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了。
我们在访谈中也发现了这一现象,还有一些学校把它与校本课程混为一谈,也有的把学校的德育活动、科技活动当成了综合实践活动。可见,还需要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宣传、培训,让校长和教师充分地认识它的性质和特点,从而更好地实施它。
3.家长对该课程的态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与其它课程相比,该课程的开展更需要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在问及家长对该课程的态度时,538的校长和480的教师认为家长支持,也有不少教师不太清楚家长的态度,说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不够、家长资源开发得还不够。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694的学生认为家长支持,只有27的学生认为家长反对,并且初中比小学家长反对者稍多一些,这可能与初中升学任务更重有直接关系。可见,多数家长还是支持该课程的,如果教师能够认同该课程的价值并和家长做更多的沟通,还会赢得更多家长的支持。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状况
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状况,我们主要从课程的规划和管理、师资状况、课程开设、组织与指导、资源开发、评价及实施效果等几个方面来反映该课程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的状况和水平。
2
f1.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与管理情况
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整体规划与有效管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和有效实施的基础和保证,它也从一方面反映了学校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
从调查结果来看,多数学校633制定了学校的整体规划,少数学校177是各年级或各班级自行计划,还有一些学校190没有任何规划,由教师依具体情况而定。可见,还有相当多的学校缺少对课程的整体规划,这就很难保证这门课程的常态实施,更不好说有效实施了。
至于管理状况,大多数校长(759)承认学校还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但半数校长认为学校都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