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畔的鄂温克人)代表人物:前苏联麦丁斯基基本观点:它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形成的。它从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劳动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人类本身”这一基本命题出发,推演出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其基本观点如下。1.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活动,2.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产生于生产劳动。4.在阶级社会,教育具有阶级性。5.教育通过人的培养为社会服务。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教育,教育经验以及教育其他认识成果也在社会发展过程逐步积累起来。但近代之前,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主要属于教育经验范畴,史称“前教育学时期”。例如:中国的如孔子(公元前551前479)的《论语》、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的《孟子》、老子的《老子》、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的《庄子》、无名氏的《中庸》、朱熹(11301200)的《四书集注》、王守仁(14721528)的《传习录》等。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教育专著,如《学记》、《大学》、《师说》等。西方的如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80前500)的《金言》、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前347)的《理想国》(TheRepublic)与《美诺篇》(Me
o)、亚里斯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的《政治学》(Thepolitics)与《尼各马可伦理学》(TheNichomachea
Ethics)、昆体良(MFQui
tilia
us,3595)的《雄辩术原理》(I
stitutioOratoria)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许多思想家们的哲学、社会学论著。只有把各种教育问题和各种教育思想作为客观存在的研究对象予以研究,并形成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思想的系统的理论体系的时候,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学。一、教育学的萌芽(前教育学时期17世纪以前)(一)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未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二)成果主要体现在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的哲学和思想著作中1中国:《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大学》、《师说》等(1)孔子(约公元前551479年)他是我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创办私学,从教五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他倡导仁的学说,认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观点,即所谓忠恕之道。但仁的执行要以礼为规范,即克己复礼为仁。实际上是以维护贵族等级秩序为目的的。在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