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培养教育方法陈旧。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唯恐理论分析不透彻,课堂教学重灌输轻训练,师生互动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学习能力发展缓慢。4人才培养教育形式落伍。没有从根本上走出传统高专的办学形式模式,基本上仍以校内教育教学为主,而校内教育教学又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中心,辅之以少量的实验教学,学生实践机会少。近几年,高职教育增长较快,由于资金的问题,相应的配套设备还跟不上。高职教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还较小,同时校企合作的“订单式”培养形式也不多。5人才培养教育考评方法失效。重知识考查,重理论分析,重卷面分数,轻能力测试,轻实践操作。最明显的现象是,学生通过了四级英语考试,仍然不会说英语;学生通过了二级计算机考试,仍然不会编辑一些文稿、数据等。以上几个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举办高职教育经验不足、“双师型”师资缺乏、资金困难、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惯性等。高专院校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与不足,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教育的要求。
二、高专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高校最根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就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学生是活生生的有生命、有个性的人,是学习和成才的主体。学校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充分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和目标理想,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学生成为情感、理性和专业和谐发展的高级技能型人才。2需求导向的原则。学校开设的专业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及时主动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市场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训练体系,尽量做到专业与职业“零
f距离”。3特色品牌的原则。办出鲜明的特色是高职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学校要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培养的人才必须有自己的特色。高职教育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专业设置还不够理性和完善,各院校在专业设置上都存在重复现象,相对热门的专业,不管是否具备条件,几乎所有院校都抢着开设。广西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开放地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和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