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强课(四)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关系的模型构建及“三率”的计算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关系的模型构建及应用分析【考题范例】1.下图是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2B代表一种反应过程,C代表细胞质基质,D代表线粒体,则ATP合成发生在A过程,还发生在________填“B和C”“C和D”或“B和D”。3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审答提示1根据示意图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理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A为光反应阶段,B为暗反应阶段,C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D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2明确各环节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例如,光反应:物质变化:H2O→2H+12O2水的光解NADP++2e-+H+→NADPH能量变化: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物质变化:CO2+C5化合物→2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2C3化合物+4NADPH+ATP→CH2O+C5化合物+H2O有机物的生成或称为C3的还原能量变化: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换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解析:1分析图示,A过程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B过程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图中①为水光解产生的O2;由②和H2O产生①与NADPHH,即还原型辅酶Ⅱ可知,②是NADP+;由③转化成ATP可知,③是ADP+Pi;由④与CO2结合生成C3可知,④为C5。呼吸作用过程中的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NADH还原型辅酶Ⅰ。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A可产生ATP,而暗反应阶段B不产生ATP。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产生ATP,其中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C,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D。3在缺氧条件下,植物细胞可进行无氧呼吸,将丙酮酸转化成酒精。答案:1O2NADP+ADP+PiC5NADH或答:还原型辅酶Ⅰ2C和D3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2.2018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有关甲、乙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物质及能量代谢途径示意图NADPH指H,请回答下列问题:
f1甲可以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参与这一过程的两类色素为_____,其中大多数高等植物的________需在光照条件下合成。
2在甲发育形成过程中,细胞核编码的参与光反应中心的蛋白,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甲内,在________填场所组装;核编码的Rubisco催化CO2固定的酶小亚基转运到甲内,在______填场所组装。
3甲输出的三碳糖在氧气充足的条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