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景或经验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一味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实践证明,这与人类认识规律是不相符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个体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结果,旧的知识或经验是新知识的起点或生长点。旧知识或经验有着丰富而广泛的含义,它可能与新知识或经验有着直接的联系,也可能包括相关的领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够创设出适合学生的情境,使之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应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
传统教学一般遵循的是“一讲到底”、“满堂灌”。说到底,这种教学方式只是将书本上的知识或是教师自己的经验硬生生地传授给了学生,而学生却没有融会贯通。近年来,为追求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形式主义的端倪逐渐呈现,学生出现“一问到底”的倾向,看似具有生气的课堂实则只是图热闹,走马观花。如何走出传统教学“一讲到底”、“一问到底”的误区,是学者亟待思考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应创作适宜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如教师可以创设小组讨论、游戏、辩论等活动来培养学生协作、会话能力。
【参考文献】
1杨维东,贾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理论述评,20119(05)。
2赵静,赵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研究J陕西师范学院学报,2007(09)。
3任友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哲学社会学源流J全球教育展望,2002(11)。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