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面的指导,教学方法偏重理论灌输,忽视能力培养和实践探索,如此单一的教育方法效果显然不能令人满意。创业教育是实践的教育,必须具备现实的实践领域和相关条件设施才能促成由创想到创业的飞跃。因此,创业教育不仅需要理论基础,更需要实践体验。2创业教育缺乏引导和保障。任何对人的教育,往往在起步阶段
f的启蒙和引导尤为关键。而上述说到,目前的大学创业教育多半为“课程学习”,是一种“从课本到课本”的搬运教育。我们都知道,知识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大学生只有在“做”之中才有可能迸发灵感、闪现奇思妙想,而课堂学习却很难实现这样的效果;同时,在生活的体验中激发的创想需要被正确的引导以及被规范与保障,恰恰目前在这个界域出现了角色真空,没有一个引导者在生活的、实践的维度来给予大学生向导,为他们的创业实践保驾护航。从客观的角度来看,要求专业教师来充当这一角色也并不现实,那么,究竟这一重要的角色应当由谁来担任更为合适?3创业教育师资匮乏。目前我国高校许多负责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师多半是“半路出家”,来自于高校的专业教师,他们缺乏创业经验和培训经历,无法有效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者又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缺乏长期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从理论上,我们知道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双师型”人才,然而目前的情况却未能具备这样的现实条件,同时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型的创业师资队伍,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于是大学生创业教育陷于如此困境之中。那么,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现有条件下,大学的创业教育的引领者除了专业教师,还有的就是高校辅导员了。三、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角色高校辅导员队伍在高校创业教育中至少可以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
f作用:1创业思想的启蒙老师。大学生进入大学最先接触的多为辅导员而不是专业教师,辅导员与大学生相处的时间也要比专业教师多,这就赋予了辅导员天然的启蒙优势。创业的思想与灵感来自生活,与专业课程不同,辅导员与大学生在生活中的交往更多的是学生活动,诸如“挑战杯”大赛、“三下乡”实践、各类文艺演出等,这些都属于实践领域,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容易激发创意和灵感,而源于生活的思想更为真实、客观;而在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中辅导员与大学生建立起了亦师亦友的朋友关系,在大学生迸发出创业思想时可以较好的从中引导,帮助他们建立坚定的信念、找准正确的方向、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