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主流经济学派:主要研究市场是如何运行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值是如何决
定的、如何有效率地在各种用途中配置既定的资源。西方经济学主流派代表有:
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理性预期学派)、心凯恩斯主义。非主流经济学派:
主要研究市场是如何产生的、非市场选择是如何运行的、市场是否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唯一途径、不同于市场的选择是什么、非市场决策是如何进行的。西方经济学非主流派代表有:
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演进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奥地利学派、新奥地利学派、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英国新剑桥学派)、激进政治经济学(新马克思主义)、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斯德哥尔摩学派(瑞典学派)。
一古典经济学
定义:(1)凯恩斯将自己以前的西方经济学称作“古典经济学”;(2)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将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开始
到凯恩斯《通论》出版以前的西方经济学称为“古典经济学”。假设:
f(1)理性人假设:经济体系中的当事人(消费者与生产商)都是
理性的,他们的目标是追求效用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他们具有稳定
的预期,并且没有货币幻觉;
(2)完全信息假设:经济当事人在签订合同、进行交易时都拥有
关于市场条件、交易对象和价格的完全信息,因此供求双方不可能相
互欺骗;
(3)完全竞争假设:每个经济当事人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他
们的行为无法影响市场价格;
(4)市场出清假设:价格具有完全弹性,不存在持续短缺或持续
过剩。
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生产函数:yAfNK其中,fdy0但是f0。短期生产dN
函数,技术与资本投入保持不变,劳动投入为唯一可变要素,且边际
产出大于零并递减;
劳动需求满足:dyW边际产出等于实际工资;
dNP
劳动供给:
Ns
N
s
WP
劳动供给取决于实际工资,且实际工资
变动的替代效应(实际工资上升,休闲的机会成本增加,因此减少休
闲,增加劳动供给)大于其收入效应(实际工资上升,收入增加,对
休闲的消费增加)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劳动市场均衡:
Ns
WP
Nd
WP
货币数量论:交易方程式:MVPT现金余额方程式:
fMkYkPy。交易方程式中的M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强调货币供给,也被称为“飞翔的货币”,而现金余额方程式中的M表示人们手头持有的货币量,强调货币需求,称为“栖息的货币”。将两个方程结合,我们可以得到MVPy,dMdVdydP,也就是V变化的百分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