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国的饮食文化一、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天,中国文化是吃饭吃出来的,所以中国文化有一种”泛食主义”倾向。孔子《韶乐》之美就说”三月而不知肉味”;孟子说义利之辩为”熊掌与鱼不可得兼”;毛泽东说实践的重要性就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焦裕禄说创新的可贵就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道”人就是口,叫人口。谋生叫糊口,职业和工作叫饭碗。干什么工作吃什么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果吃老本或坐吃山空,到最后就只能喝西北风。而最让人羡慕的是捧铁饭碗吃皇粮和大锅饭的。诸如此类的说法还很多:思索叫”咀嚼”体验叫”品味”嫉妒叫”吃醋”幸福叫”陶醉”无能叫”饭桶”司空见惯叫”家常便饭”轻而易举叫”小菜一碟”理解深刻叫”吃透精神”改变处境叫”苦尽甘来”学风浮躁叫”浅尝辄止”广泛流传叫”脍炙人口”此外,还有吃得开、吃不准、吃小灶、吃回扣、吃耳光、吃官司、吃豆腐、吃红灯、吃冤枉、吃哑巴亏、吃闭门羹、吃里扒外、吃不了兜着走等。中国人喜欢请客吃饭,并不是中国人好吃,而是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群体意识所使然。对中国人来说,饮食的味道,决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而是餐桌上特有的那种人情味,人来了要接风,人走了要饯行,有事要嘬一嘬,没事也要聚一聚。革命不是请客,就是吃饭。筷子尖尖,碟儿圆圆,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工作就开会,管理就是收费,协调就是喝醉。二、火锅火锅科浑身上下都是中国文化。火锅热,表示亲热;火锅圆,表示团圆;火锅用汤所处理原料,表示以柔克刚;火锅不拒荤素,不分南北表示兼济天下;火锅五味俱全,味相渗透表示
f中和之美。更重要的是,火锅能最为形象直观地体现”在同一口锅里吃饭”这样一层深刻的意义。三、酒文化中国古人往往席地而坐,所以叫席位。席位其实就是地位席地而坐之位。所以席位要根据地位来安排,首脑人物、中心人物、显赫人物的席位设在正中,叫主席,其余参加者又依照一定的等级秩序分列于两边,叫列席。在古代,除席位外,酒具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酒具主要有尊和爵,尊是酒罐,爵是酒杯。酒会上,”尊”放在地位最高者面前,爵是人手一只(但爵有质地好坏之分,便以区分贵贱,一般卿用玉爵,大夫用瑶爵,士和其他低级官吏用散爵)。这样,爵与位就一致了,合称”爵位”。酒盛在尊里,肉煮在鼎中。觊觎政权叫问鼎,建立政权则叫定鼎。都与吃有关。酒主要用于敬神、做菜、治病、公关、解闷。酒文化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