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姆谱,音高并不确定,仅起大致的提示作用整体风格庄严、肃穆、平和演唱方式独唱、齐唱、对唱(男声)3常规弥撒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羔羊经4非常规弥撒哈利路亚:欢快的花唱式圣咏5圣咏的扩展(一)附加段:10到11世纪,附加在圣咏的前面,或圣咏的中间三种加法:①在已有的花唱旋律上加词②既加词又加音乐③只加音乐(二)继叙咏:10到13世纪,①作为阿里路亚的朱比勒斯花唱的附加部分出现②为哈利路亚增加花唱,有时在上面加散文的歌词
f③形式通常包括一系列的乐句,其中除了首尾两句④中间乐句的音乐均为反复的(abbccdd…z)(三)仪式剧:将圣经故事中的重要对话谱写成圣咏,并在弥撒之前表演。重要的两种仪式剧《你们在墓前寻找何人》(复活节)《你们在马槽中寻找何人》(圣诞节)《美德》12世纪著名修女希尔德加德1151年(四)三者关系:附加段最早,继叙咏和仪式剧在附加段的基础上产生的第三节中世纪的音乐理论1教会调式理论(一)怎么产生?7到9世纪,①由法兰克人在整理和记录圣咏时归纳而成②以拜占庭调式系统、古希腊音乐理论、对圣咏旋律的研究作为基础③以圣咏的音域、结束音、一些常见的旋律程式作为依据来制定(二)判断依据(三)八种调式(正调式低四度构成副调式)正调式:多利亚、弗利几亚、利底亚、混合利地亚副调式:副多利亚、副弗利几亚、副利底亚、副混合利地亚2记谱法①古希腊的字母符号谱②广泛采用于八世纪的纽姆谱③10世纪,奥多字母谱④11世纪,加线纽姆谱(四线谱记谱)⑤12世纪,节奏模式⑥13世纪(1260),弗朗科有量时值记谱法(旗标谱)3规多达莱佐的贡献①唱名法②六声音阶③四线谱第四节中世纪的世俗音乐最早的中世纪世俗音乐拉丁文歌曲《博伊伦之歌》(即《卡米纳布拉纳》),流浪僧侣,诗人,13世纪德国博伊伦修道院的一分世俗歌曲手稿。1世俗歌曲,五种音乐家(除游吟艺人,其他负责音乐创作)(一)戈利亚德拉丁文世俗歌曲,题材主要围绕青年男子永恒的三大主题:对时事、教会的嘲弄讽刺、酒和美女,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云游诗人:①中世纪大学的创立②云游四方的教士和大学生(二)游吟艺人《英雄业绩歌》(三)游吟诗人(11世纪13世纪)特罗巴多:(11301210)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加泰罗尼亚和意大利北部题材:爱情、战争、英雄业绩、政治、社会生活
f体裁:坎佐、清晨马丽歌、悲歌、讽刺歌、记功歌《我看到云雀高飞》南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