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影响(三)古希腊流传下来的两类音乐理论著作:①有关音程、音阶和调式的理论②涉及音乐的本质及其教育作用(四)古希腊音乐理论最后一位重要的解释者:托勒密(五)亚里斯多西洛斯的音阶理论大完全体系内各音(省去附加音A),可分别形成其中不同高度的调式音阶“首调”的认识。(六)托罗斯音阶理论以大完全体系为基础,形成相同高度的调式体系,调式差别主要在于各种调式内部的音程组合“固定调”的认识。(七)调式音阶的伦理属性多利亚调式:质朴、阳刚,使人安静而有力量弗里几亚:狂发,可以激发人的热情副弗里几亚:容易使人陷于享乐,丧失意识混合利底亚:伤感4音乐教化(一)音乐社会功能学说伦理说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将音乐和体育完美结合(音乐教化作用说)亚里士多德:音乐可以供人们娱乐,音乐是对人的感情或各种情感状态的模仿(模仿说)第三节古罗马音乐1公众音乐生活的主要形式①社会音乐活动②家庭音乐活动2乐器提比亚:阿夫罗斯管的一种变体,罗马的宗教仪式、军乐队和剧院中使用图巴:长而直的小号
f科尔努:较大的半圆形号角水力管风琴:希腊人发明的最早的水力管风琴(用水作为动力稳定风压)古罗马末期,教会取代罗马帝国,成为培育和发展音乐的主要机构。第四节早期基督教会的音乐1基础古希腊的美学思想、犹太教的礼拜仪式、拜占庭的音乐形式2格里高利圣咏形成前有哪些圣咏“高卢圣咏”,法国“莫扎拉比圣咏”,西班牙“老罗马圣咏”,梵蒂冈以外与格里高利圣咏一起发展的“安布罗斯圣咏”,米兰,以圣安布罗斯教主命名3早期基督教礼仪音乐的发展(一)罗马教会的圣咏及其音乐形态特征古罗马圣咏:①吟诵者、诗篇调(简单的类型)②特拉克图斯、升阶经、奉献经、哈利路亚颂(较复杂)(二)米兰教会的圣咏及其音乐形态特征安布罗斯大主教:交替式诗篇咏唱(诗篇每节的上下两句由两个合唱队交替演唱)、赞美诗第二章第一节圣咏的传播1格里高利圣咏形成①4世纪,基督教圣咏形成②6世纪、7世纪初,格里高利一世开始统一各地教堂圣咏③漫长的统一过程④世俗王国推动教会仪式与圣咏的统一与广布加洛林王朝对教仪与圣咏的推广⑤公元8、9世纪,格里高利圣咏形成2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征旋律曲调级进而起伏平缓,并多用同音反复的曲调节奏节奏自由,一音节对一个音符,时值不确定,随经文语调的气息和语调而定记谱方式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