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4.将18名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按性别相同、年龄与病情相近的原则配为6个区组,每个区组的3名患者随机分配到A、B、C三个治疗组中,治疗后的血小板(109L)升高情况见表1,方差分析的部分计算结果见表2。(06)
表118名患者接受三种治疗后血小板的升高情况(109L)
分组
A
B
C
Xj
10
38
63
80
60
20
46
63
119
76
30
76
102141106
40
86
92
147108
50
64
81
130
92
60
62
69
134
88
Xi
62
78
125
表2上述表1资料的方差分析表
f变异来源
SS
df
MS
F
P
处理组
128
区组
10
误差
总
186
请完成以下计算分析:
(1)根据表1给出的条件,填充表2括号部分。其中最后一列P值根据题末提供的界值写
出取值范围即可。
(2)写出加上检验的完整步骤(不需进一步的两两比较)。
(参考界值:F005(210)410,F001(210)756,F005(310)371,F001(310)655,F005(510)333,F001(510)564,F005(610)322,F001(610)539)
5.为了比较两种新的治疗方案B、C与常规治疗方案A的疗效,效应指标为血小板的升高值(109L)。现将18名一般状况相近的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人。请回答以下问题:(07)(1)本研究中是否贯彻了“对照”的原则?如果得以贯彻,请判断采用的对照属于何种类型?
(2)借助以下给出的随机数排列表,试将18名编号为118的个体随机分配到三个处理组,给出分组的步骤和分组结果。
编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819761114213517923016151410183
2181101317203815741912514911616
(3)本研究中三组间平均水平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完成,试完成以下方差分析表的填空:
(F005(25)410,F001(25)756,F005(35)371,F001(35)655,)、
变异来源SS
v
MS
F
P
组间组内总
120()()()()()()()
210()
P的位置处,只需写出P005,还是P005,不需写出P的具体数值
6.为验证某中成药治疗慢性乙肝是否有效,某医生随机选取慢性乙肝患者20例,单纯采用该中成药治疗,测得谷丙转氨酶在4周内下降幅度的平均值为2632IUL,标准差为2180IUL,如果不采用任何治疗自然回归幅度平均为20IUL。为了解该中成药是否有效,该医生做了一下分析。08
H0:μ20;H1:μ20;α005;txμ2632201297s
21820
按照α005,v19,查t界值表,得t005191729,P005,不拒绝H0,尚不能认为该中成药治疗慢性乙肝有效。问题:(1)请评价此分析是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