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样试验。长沙交研所对上行线网裂和凹陷部位的钻芯试样10个,停车道和路面完好部位的钻芯样4个,开裂处钻芯样2个,并同时对严重凹陷的挖孔进行了观察。3.1对芯样和挖孔观测(1)网裂和凹陷的部位钻取的芯样,表面层和中面层层间粘接良好,中面层与底面层易分开;底面层AC-25-Ⅱ混合料水损害严重,中面层与底面层之间几乎已没有沥青;半刚性基层表层的1cm~2cm有软化现象;
f(2)凹陷严重部位挖开观察,33cm分二次摊铺的半刚性基层,上层16cm已完全松散,下层17cm完好。这是面层开裂后地表水渗入半刚性基层表面并在行车冲击作用下引起的;(3)紧急停车道和路面完好部位钻孔表明半刚性基层板结良好。3.2芯样实测孔隙率及抽提筛分试验(1)表面层混合料在紧急停车道上钻孔试件孔隙率明显比行车道上大;(2)中面层混合料空隙率对比表明,紧急停车道和行车道混合料差异不太显著,但有明显追密趋势;(3)抽提筛分试验表明,混合料级配均未发现任何异常,而其中一组油石比较低,是由于面层开裂,地表水渗透、冲刷及车载冲击作用,使部分集料表面的沥青被水剥落,唧泥时带走,使得下面层AC-25-Ⅱ混合料油石比偏底。在停车道和完好路面钻芯样试验,证实油石比正常,未发现明显异常。从上述取芯试验调查分析,各面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配合比控制及现场压实情况基本正常,可以排除因施工质量造成路面损坏的疑问。4标准轴载计算及分析4.1交通量调查和分析根据收费车辆流量分析。2000年4月和5月二个月通过该路段日平均交通量一类车(载重2500kg以下)4875辆次;二类车(载重2500kg~7000kg)5940辆次;三类车(载重7000kg~15000kg)1248辆次;四类车(载重15000kg~20000kg)615辆次。经现场对超载车辆调查,超载的主要是二类车,且二类车以东风牌超载居多,核定载重5000kg,一般都载重10000kg至15000kg,甚至18000kg。夜间超载比率高,上行线占重载车80%,下行线占重载车10%。本文分析时,设定三类车按黄河JN-150标准载重换算,四类车按日野ZM440标准载重换算,二类车按东风EQ140换算,按上行线60%重载,40%空载,其中重载车30%按标准载荷,40%载荷10000kg,20%载荷13000kg,10%载荷15000kg,一般情况下80%行驶在行车道,20%行驶在超车道;下行线空载60%,重载40%,超载10%按载重10000kg计算。4.2轴载当量作用次数换算按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推荐的各级轴载换算成标准轴载的公式,将各类车辆轴载换算为标准轴载当量作用次数。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