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摘要:股权分置问题一直被认为是我国股票市场有别于发达国家股票市场的最重要特征,也是我国股票市场发展不规范的深层次原因,股权分置改革的推出在理论上消除了这种特征。文章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基础上,阐述了股权分置改革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关键词:股权分置;股权分置改革;证券市场;上市公司
股权分置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暂不上市流通。股权分置改革是政府将以前不可上市流通的国有股拿到市场上流通,使上市公司的股份全部流通,实现上市公司股票的同股同权同利。
一、股权分置阻碍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
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上市公司总股本7149亿股,其中非流通股4543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4,而国有股份占非流通股份的74。虽然股权分置在证券市场建立初期具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与成熟,股权分置因其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在诸多方面制约了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且,股权分置随着新股的发行上市,对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更加不利。这主要表现在:第一,造成我国股市价格悬空,蕴涵系
f统性风险,影响投资者信心;第二,客观上形成了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分置”;第三,影响了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不利于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二、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
(一)完善证券市场的定价机制的需要股权分置格局下,股票定价除包含公司基本面因素外,还包含三分之二股份暂不上市流通的预期,三分之二股份不能上市流通,客观上导致单一上市公司流通股本规模相对较小,股市投机性强,股价波动较大和定价机制扭曲。(二)维护公司治理的共同利益基础的需要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冲突相互交织。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关注点在于资产净值的增减,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关注点在于二级市场的股价波动,客观上形成了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分置”。(三)深化国有资产管理的体制改革的需要实现国有股权不能实现市场化的动态估值,形不成对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和增强资产增值能力的激励机制。(四)上市公司购并重组的需要以国有股份为主的非流通股转让市场是一个参与者有限的协议定价市场,交易机制不透明,价格发现不充分,严重影响了国有资产的顺畅流转
f和估值水平。
三、股权分置改革的历程
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