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管理办法
1.目的
11帮助新员工迅速融入集团文化,了解工作环境,熟悉工作流程,掌握集团制度,
学会使用各种工具,促进新员工的成长。
12帮助岗位异动的老员工尽快熟悉新岗位工作,提升岗位技能,满足岗位需要。
13带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员工潜能、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升导师带队伍的
能力,便于培养并选拔团队领导人才。
2.适用范围
21非生产系统一线的新进员工。
22发生轮岗、岗位调动、挂副职、晋升等的非一线员工。
23具体划分及说明见下表。
类型
辅导周期
辅导形式
新员工
社会招募员工应届毕业生
轮岗员工
6个月6个月6个月
一对一辅导一对多辅导(不超过3个)
一对一辅导
岗位调动员工挂副职员工
6个月12个月
一对一辅导一对一辅导
新晋升管理人员(副部长级及以上)
12个月
一对一辅导
3.导师的岗位职责
31新员工与导师的职责具体划分详见附件一,其他人员与导师的职责划分详见第3
及第4条内容;
32导师应根据被辅导员工的特点与员工进行主动的充分沟通,共同制订《员工辅导
计划》(见附件二)。该计划应充分考虑员工原有的特长与优点,以月为周期与员工共同制定该员工在一定阶段内的学习发展目标;
33每月定期进行沟通,可以面谈、电话、电邮等方式,小结前期工作、安排下期工作,为员工实现成长目标提供帮助,同时向导师归口管理的人事部门提供书面《月度评
第1页共15页
f估报告》(见附件三);34对员工进行工作方法、技能的指导提高其工作能力,解答遇到的问题及其他与学
习进步相关的问题;35了解员工思想动态,正确传达意见,恰当地进行沟通交流,建设良好的工作氛围。
当被辅导员工出现心理问题、职业取向问题时给予必要的帮助;36在员工之间、员工与公司之间出现争议时,承担协调职责;37在辅导期结束前对员工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建议,对于新员工的评价,将作为是否
让新员工转正的依据之一;38辅导期期间,新员工离职,导师需要写出书面报告提交归口管理的人事部门,内
容包括新员工离职原因分析、总结问题以及提出改善建议。39推动员工导师制的运作,提出改进的方法和建议。
4.员工的权利与义务
41员工的权利411对导师辅导工作进行评价、反馈的权利;412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寻求导师帮助的权利。42员工的义务421尊重导师,诚实对待导师,要理解导师也有不足之处的,重要的是学习导师的长处与经验;422及时将个人的想法、工作总结与对公司的看法与建议和导师沟通;423虚心接受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