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段最大厚度达32米,软土层中夹有数层薄层低液限粉土层及粉砂层,表层有低液限粘土层,但其承载力较低,本次软基处理搅拌桩处理的主要目标土层:
1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软塑流塑,土质不均,局部含粉砂层,天然含水量w425质量密度ρ178gcm3塑性指数IP149,Il135,标贯击数N34击;
22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软塑流塑,土质不均,局部含粉砂层,天然含水量w392质量密度ρ180gcm3塑性指数IP148,Il112,标贯击数N56击;
1
f23a层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软塑流塑,土质不均,局部含粉砂层,天然含水量w366质量密度ρ181gcm3塑性指数IP125,Il101,标贯击数N69击。14设计参数及要求
路段地基土存在河相、湖相冲积的软土层,厚度较大,地基承载力低,属软弱地基,且上覆土层较薄,不能满足路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拟对标段内的一般路堤段、小型构筑物拟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湿喷)进行地基处理,使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工后沉降满足要求。
搅拌桩设计参数及要求
1
桩型
水泥搅拌桩(湿喷)
2
桩径
Ф500mm
3
桩长
118~20m
4
桩间间距
11~18m
5
桩布置形式
等边三角形布桩
6
水泥型号、掺入量
P0425级、掺灰比不小于13
室内配合比试验无侧限qu08Mpa7d、qu16Mpa28d
7
抗压强度要求
qu24Mpa90d
8
添加剂
NF高效减水剂、石膏、粉煤灰(选用)
9
搅拌机施工深度要求
20m
10
搅拌桩机动力要求
50Kw
11
搅拌工艺要求
双向搅拌
15项目特点分析
(1)设计特点本项目设计要求的搅拌桩桩径较小,桩深较长,最大处理深度达20米,施
工过程中,随着桩深的增加,土压力、孔隙水压力随之增加,造成搅拌桩筒体内压力剧增,成桩质量较难控制,且施工过程中桩身垂直度较难保证。由于桩身抗压强度要求较高,对施工过程中搅拌的均匀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2)地质特点桩身范围土层,顶部土层薄,软土层较厚,土层强度低,且夹有粉土、粉
砂夹层,局部成透镜体状存在,施工过程中可能有承压含水层,易出现水泥浆上冒、流失的情况,对搅拌桩成桩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二、试桩过程
2
f21试桩目的
根据设计提供的参数、用现场试桩的办法,确定桩身强度、承载力、稳定性等是否满足设计需要。通过现场试桩,研究双向水泥搅拌桩的成桩工艺,如何保证不同深度的搅拌桩喷浆能够基本均匀并达到要求的均匀性和强度,研究水泥含量(喷浆量)等一系列参数的控制方法,为以后的大面积施工提供施工工艺参数指导。211确定有关设计参数
(1)确定桩身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