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二是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三是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四是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五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小学美术欣赏课在美术教学中占用的课时虽然最少,但教与学的矛盾却常常比较突出,因此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共同去研究和探讨。二、课题界定、理论假设小学美术欣赏的概念界定欣赏:欣赏就是从一个作品中发现有意义的地方,慢慢去品味,得到一种很愉快的感觉,是个看似简单却十分深奥的东西美术欣赏:美术欣赏是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是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其作品背后的艺术现象的活动。美术欣赏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形式它和绘画及工艺教学组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从美术教学总的目标和任务出发欣赏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还应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把他们引向健康文明积极向上发展的道路。
f三、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教师把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并以情感为主导因素,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理解、欣赏其内涵。2、通过研究,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及智力发展方向来分析掌握儿童的欣赏习惯和欣赏特征,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导孩子提升美术欣赏能力3、通过研究,根据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任务及自身的特殊规律,灵活运用教材,善于结合实际培养、提高学生欣赏能力。四、研究过程及方法(一)研究过程1、前期尝试阶段:(1)组建课题成员(2)调查美术课堂现状,了解学生美术欣赏兴趣(3)收集资料、学习理论(4)撰写课题申请报告(5)尝试研究2、具体实施阶段:(1)撰写开题报告,调整课题实施计划,明确分工合作。(2)继续收集文献,充实理论基础(3)进行美术欣赏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4)撰写中期报告,调整实施方案3、总结成果阶段:(1)全面总结,归因分析(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f(3)整理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等资料(二)研究方法
采用调查研究法、访谈法、比较法、问卷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现场观赏法、案例分析法等开展研究。
五、研究内容1、在欣赏课中凸现人文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新的教学理念,对相关资料进行调查、整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