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湖泊为源头的河流,总是由湖泊补给河流;地上河
第1页共4页
f分布的地区,总是河流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出露成泉,地下水补给河流水。其中河流与湖泊之间,水体的吞吐与泥沙的吞吐具有一致性。六、湖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气候、地形、水文、生物、生态等例:咸海不断缩小的危害:咸海面积缩小,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增大,空气湿度降低,气候变干燥;湖泊水位下降,水量减少,自净能力下降;地下水位下降,植被大量死亡;湖水盐度升高,生态平衡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咸海湖滩裸露,荒漠化加剧,沙尘暴更频繁。河流入海口海水盐度较低,部分河流如季风区入海口的盐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七、大型水库建设对河口的影响:入海泥沙减少,河口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后退,渔业资源减少,河流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地下水水质变咸。八、河流湖泊对农业的影响:1河流湖泊为农业生产提供灌溉水源2河流湖泊水位变化决定滩地(河漫滩)的农作物品种和农事安排:尼罗河河谷平原:北半球夏半年定期泛滥,滩地被洪水淹没,此时不能耕种,但洪水带来肥沃土壤,洪水退后耕种,第二年汛期前必须收获,所选农作物品种的生长周期必须与枯水期(北半球冬半年)一致。柬埔寨洞里萨湖:热带季风气候,分旱雨两季。《真腊风土记》描述:“其地半年有雨,半年绝无。自四月至九月,每日下雨,午后方下。淡水洋(湖泊)中,水七八丈,巨树尽没。人家濒水而居者,皆移入山。后十月至三月,点雨绝无,洋(湖泊)中仅可通小舟,深处不过三五尺。人家又复移下耕种者。”水涨之时,人们避居山中,水退的过程也是人们耕种的过程,退到那里就种到那里,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他还描写到一个水稻品种:“又有一等野田,水至一丈,而稻亦与之俱。”这种浮稻品种,种在常年积水的洼地中,它有一种特殊的生物学性能,能随着积水的深浅调节其生长高度,水涨稻高,有点象莲荷。九、河流湖泊对生物的影响:河流湖泊为鱼类等提供生存的水域空间河流淡水的注入给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黄河水变清可能对黄河鲤鱼的生长习性(已经适应了浑浊黄河水)产生影响水温低,生长速度缓慢,鱼类肉质好水质(生态环境好)好,鱼类肉质好柬埔寨洞里萨湖渔民“缘木求鱼”:在洞里萨湖畔的树洞里,人们有时能捉到鱼。这与其水位的季节变化有关。汛期时树洞被洪水淹没,鱼进入树洞中觅食、乘凉或躲避天敌,枯水期退水,鱼类来不及逃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