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列的副作用,比如,嗜睡、性格改变、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衰竭等,长期大剂量地使用吗啡,会引发精神失常,出现幻觉。3、海洛因,与吗啡、杜冷丁同属于鸦片系列,但它的成瘾性和对人心理、生理的伤害大大超过鸦片和吗啡,戒断难度也更大。目前,海洛因被世界各国列为头号毒品,人们称之为“白色恶魔”或“白色瘟疫”。在药理上,海洛因的镇痛效力是吗啡的48倍,依赖性是吗啡的25倍。4、摇头丸,英文缩写为MDMA,俗称“摇头丸”、“甩头丸”、“快乐丸”、“亚当”、“疯药”等等,根据其颜色、图案,又被称为“蓝精灵”、“白天使”、“鸽子”、“小鸟”、“恐龙”等等。摇头丸的片剂形状和图案达100多种,药片上刻有鸟形、五角形、菱形和LOVE等标志,也有无任何标志。摇头丸具有强烈的对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诱发治安和刑事案件。据了解,人在服用摇头丸经历了长时间兴奋期以后,往往长时间浑身瘫软无力,极度虚弱,大脑一片空白,并产生消沉、绝望等精神上的痛苦。总结:今天,我们从概念、来源、分类这三个方面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其实,相关的知识还有很多,请大家回去后搜集某一种毒品的知识、危害以及有关的案例。
第二课历史上的禁毒运动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资料的收集,了解历史上的禁毒运动。2、时妯刀能力目标:通过对历次禁毒运动的比较,明确毒品的危害。
fxx中学2013年禁毒宣传教育课教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远离毒品,拒绝毒品的人生态度。
【课前准备】1、了解毒品的种类、毒品的危害以及历史上的几次禁毒运动为主题,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形成探究小组。2、自办一份专题小报。【教学方法】小组合作、看电影、师生互动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播放电影《虎门销烟》。二、讲授新课1、教师提问:我们对毒品已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毒品对人体有危害性。其实,早在我国明、清两代,人们已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毒品不仅危害生命,更是动荡社会的根源。今天,让我们追寻前人的足迹,进一步感受毒品对中国人民、中国社会的巨大危害。请大家展示课前收集的历史上有关禁毒活动的资料,以便让每位同学共享。2、小组汇报交流,明确毒品危害。要求:以简洁的语言,概括我国历次禁毒的时间、发起人、主要措施及结果。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禁烟运动:第一次:1729年,雍正皇帝颁布了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禁烟法令,从此,禁烟之声缕缕不绝。1839年,在道光皇帝的推举信任之下,林则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