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品读课文第1、2、3自然段,体会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整体感知姥姥与“我”浓浓的祖孙情。教学重点: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整体感知“姥姥”与我浓浓的祖孙情。教学难点:品读课文第1、2、3自然段,体会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1、今天我们学习12课《姥姥的剪纸》。2、本文的作者笑源先生生长在辽宁沈阳,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在北方,人们通常把外婆称作“姥姥”或者一个字“姥”,让我们也学着他喊一声姥姥(轻声)。笑源先生的姥姥还有一手绝活呢!那就是:剪纸。3、谁来说说什么是“剪纸”?指名生介绍剪纸。4、齐读两遍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指名生说。过渡: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文中寻找答案。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你能把句子中的生字读准吗?课件出示
f(1)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出示图片理解“小屯”指的是小村庄。)(2)看人乐颠颠地走了,她接着干活儿:洗衣服、纳鞋底、择菜、淘米、喂猪、薅草(读准儿化韵、多音字“择”、翘舌音“猪”)(3)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读准多音字“调”、区别形近字“刁”和“刀”,对比记忆字形。)(4)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岂”下面是“己”,不是“已”。)(5)我不解地问:“牛干啥驮着兔子?”(轻声“驮着”)6姥姥又剪出一幅: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7)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选择“爽”的正确解释,理解意思)2、学习词语:指名生带读,分组读。(1)第一组:心灵手巧无所不能啧啧赞叹深入人心这组都是什么词?文中用这些词赞扬了什么?(赞扬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板书:高超技艺)你能用这些词连起来说一句话吗?(2)第二组:刁难挑剔耍赖调皮蛋身心入境悦耳至极数九隆冬三伏盛夏熟能生巧两行分别形容谁?谁能说出“刁难”“身心入境”的近义词?(难为、身临其境、融为一体)这里面还有一对反义词,能找出来吗?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