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玻尔的原子模型能级》导学案
一、波尔的原子结构理论1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的轨道不是任意的,而是一系列分立的、特定的轨道,当电子在这些轨道上运动时,原子是稳定的,不向外辐射能量,也不吸收能量,这些状态称为定态。2当原子中的电子从一定态跃迁到另一定态时,才发射或吸收一个光子,其光子的能量hν=E
-Em,其中E
、Em分别是原子的高能级和低能级。3以上两点说明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主要是指轨道量子化和能量量子化。
“跃迁”可以理解为电子从一种能量状态到另一种能量状态的瞬间过渡。
二、用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解释氢光谱1.玻尔的氢原子能级公式E
=E
21
=123,…,其中E1=-136eV,称基态。2.玻尔的氢原子中电子轨道半径公式r

2r1
=123,…,其中r1=053×10-10m。3.玻尔理论对氢光谱解释按照玻尔理论,从理论上求出里德伯常量RH的值,且与实验符合得很好。同样,玻尔理论也很好地解释甚至预言了氢原子的其他谱线系。三、玻尔原子结构理论的意义1.玻尔理论的成功之处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2.玻尔理论的局限性不能说明谱线的强度和偏振情况;不能解释有两个以上电子的原子的复杂光谱。1.判断:1玻尔的原子结构假说认为电子的轨道是量子化的。2电子吸收某种频率条件的光子时会从较低的能量态跃迁到较高的能量态。
f3电子能吸收任意频率的光子发生跃迁。4玻尔理论只能解释氢光谱的巴尔末系。答案:1√2√3×4×2.思考: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与玻尔的原子模型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提示:1相同点:
①原子有带正电的核,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核上。
②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运转。
2不同点:
卢瑟福模型:库仑力提供向心力,r的取值是连续的。
玻尔模型:轨道r是分立的、量子化的,原子能量也是量子化的。1轨道量子化轨道半径只能够是一些不连续的、某些分立的数值。氢原子各条可能轨道上的半径r

2r1
=123…其中
是正整数,r1是离核最近的可能轨道的半径,r1=053×10-10m。其余可能的轨道半径还有0212
m、0477
m…不可能出现介于这些轨道半径之间的其他值。这样的轨道形式称为轨道量子化。2.能量量子化1电子在可能轨道上运动时,尽管是变速运动,但它并不释放能量,原子是稳定的,这样的状态也称之为定态。2由于原子的可能状态定态是不连续的,具有的能量也是不连续的。这样的能量值,称为能级,能量最低的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