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千呼万唤始出来B.小荷才露尖尖角C.忽如一夜春风来D.无可奈何花落去31.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下列人物思想符合此观点的是()
wwwks5ucom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f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32.“康有为能‘融合各种思想于一炉’……使他能根据中国当时的各种思潮开出立足于孔孟之道而又适应中国当前需要的处方。”这一“处方”的实践对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贡献是()A.首先将“向西方学习”付诸实践B.使中国正式开始了民主化进程C.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D.诱导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33.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B.李贽笔下的孔子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34.1920年9月,《新潮》杂志载文说:“军国主义打破,旧式的政治组织破产,于是感觉最钝的中国人,至此也觉得……于是乎谈政议法的声浪稍衰,而社会改造的声浪大盛。”促使当时社会思潮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国际因素是()A.世界经济危机爆发B.协约国战胜同盟国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D.第一次世界大战暴露了西方文明弊端35.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36.不久前,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译本(1920年陈望道翻译)在山东广饶发现。对该书在中国出版,有人评价说“从此,这个徘徊在欧洲大陆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这一“幽灵”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有()①新三民主义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④1966年后提出的“以阶级斗争为纲”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③④D.②③37.郑观应主张:“欲富华民,必兴商务,欲兴商务,必开会场。欲筹赛会之区,必自上海始。上海为中西总汇,江海要冲……”在郑观应看来,上海首办“赛会”(世博会)的有利条件是()A.思想文化开放,是改良思想的实践地B.商贸较为发达,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C.物产丰富多样,是民族工业的发源地D.生活水准较高,有比较大的观众群体38.儒家思想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