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与其它管路相互间位置及最小距离。测量出吊架、支架等固定点的具体位置和距离。
C沿建筑物表面敷设的明管,使用管卡子均匀固定,固定点间距离为1米。管卡子的固定采用胀管法。
D明管的支(吊)架安装,对于多根明管或较粗的明管可采用支(吊)架安装,采用支(吊)架安装时应先固定好两端的支(吊)架,再拉通线固定中间支(吊)架。支吊架下料和钻孔采用机械法,不允许气割下料。
fE吊顶内明管敷设,吊顶工程施工时,应与土建及其它安装专业紧密配合,特别是空调管道设备施工,避免因配合不当,造成施工相互影响、相互损坏已施工完毕的部位甚至造成的大面积返工修整,而损坏材料拖延进度。
F为更好密切配合装饰工程的施工。管子敷设前,先在顶棚或地面上进行定位弹线,以便准确的确定好灯具等在吊顶上的位置。当吊顶有分格块线条时,灯位必须按吊顶格块分布均匀。按几何图形组成的灯位应相互对称布置,然后再根据灯位的位置确定配管管路的最佳敷设部位及走向。
G明配管的管与管、管与盒(箱)的连接采用胶水连接。
5配管过程中,电气施工主管、质安员及班组长按ISO900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程序》、《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纠正措施控制程序》,进行现场检查和监督,发现不合格品及时纠正,并作记录。
2金属线槽安装工艺
1电气施工主管熟悉线槽布置图和有关施工规范、规程,了解线槽走向、工艺流程和施工工艺。按ISO9002《技术交底制度》对施工班组长进行技术交底。
2电气施工主管根据施工进度作出线槽及配件计划由有关部门按《采购控制程序》进行采购。
3线槽到工地后,材料员按ISO9002《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进行验收,核对其规格、生产厂家、合格证,并作记录,入库标识。
4线槽安装工艺
A施工程序
预留孔洞
支、吊架安装
线槽安装
f线槽配线
绝缘测试
金属线槽安装前,要根据设计图纸确定出电源及盒(箱)等电
气设备、器具的安装位置,从始端至终端找好水平或垂直线,用粉袋
沿墙、顶棚或地面等处,弹出线路的中心线并根据线槽固定点的要求,
分匀档距标出线槽支、吊架的固定位置。
B金属线槽下料采用机械法,不允许用气割下料。
C金属线槽在通过墙体或楼板处,应在土建工程主体施工中,配合土建预留孔洞。
D金属线槽不得在穿过墙壁或楼板处进行连接,也不应将穿过墙壁或楼板的线槽与墙或楼板上的孔洞一连抹死。金属线槽在穿过建筑物变形缝处应有补偿装置。线槽本身应断开,线槽用内连接板搭接,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