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实践摘要高教司2006第16号文件所倡导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教学法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网页设计与制作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就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教学考核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了以项目教学、实习实训、课程设计与技能竞赛等方式相结合的全新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关键词工作过程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一体化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融“教、学、做、思”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全面完成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性专门人才的教育使命而不懈努力。教学目标与职业岗位分析《网页设计与制作》是我院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课,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理论知识,还要掌握操作技能,最关键是要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网页设
f计与制作课程的就业岗位群主要是网站项目的策划设计、系统开发和推广维护三个主要方面,每个岗位所必需的核心职业技能有着较大差别,因此我们将教学内容以相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就业标准为目标,进行有效分解和重新组合,以职业素质为核心,划分出若干单元模块,重点突出技能训练,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培养项目策划、系统分析、架构设计、网页美工、程序编码、系统测试、项目管理、产品宣传、网站推广、网站维护等岗位能力需求。以期让每位学生都能从中至少精通一技,为今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一、教学设计(一)课程结构“模块化”构建以网站开发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式课程结构,模块的划分以“行为导向教学法”来展开;将网页制作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分为两大类:必备内容和提高内容,将知识和技能分为9个大模块和32个教学单元,每一个教学单元又包含若干个具体操作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便于实现动态组合课程模块,实施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有趣的实验、掌握有用的知识、训练有形的技能、提高有效的能力。整个课程体系除了涉及网页制作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