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顾茅庐》,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具体的阐述。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三顾茅庐》。教材分析
《三顾茅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围绕“历史英才”的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旨在让学生通过历史故事的学习感悟人物的优秀品质。《三顾茅庐》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一部由历史小说改编的课文,讲述了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文中着力刻画了刘备的动作、语言、神态等,重点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同时看出诸葛亮的的确确是一位旷世奇才。
本课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小学生阅读,细节描写是本文的重要特色。另外,环境描写和对比、比喻等修辞方法的恰当使用也是本文的一个亮点,是对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强化写作技巧的一个很好的素材。
f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阅读感悟能力。在日
常生活和以往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历史人物故事兴趣浓厚,尤其是对故事中的英雄人物更是情有独钟。对这类课文的学习,孩子们热情高涨,主动参与,有较强的表达欲望。但学生对于历史故事及背景了解较少,在感悟人物特点及形象、环境烘托的作用时,还需要老师点拨引导。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三顾茅庐、蜿蜒起伏等。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用上“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3、初步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过程与方法:借助具体的语言文字,在教师的引导下感知课文内容,理解环境烘托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教法与学法:
f《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