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风险性选用风险评估法来确认和计量。
保单取得成本在递延配比模式下随保单有效期递延并按与保费收入确认一致的方式计入费用,但在资产负债模式下在发生当期被全额计入费用。
可以看出,目前大多数国家采用递延配比法。第三章在第二章对比介绍各国保险会计核算办法后得出,由于保险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致使保险会计在确认计量方法上颇有争议。笔者选取了能够体现保险会计特殊性以及属于目前保险会计研究热点的几个方面的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笔者自己的研究观点和问题解决办法。第一是保险会计运行模式选择的问题。由于一般公认会计准则和监管会计准则这两种构成运行模式的准则在服务对象和目的、风险认识、会计假设和会计基础均存有显著的不同,形成了主辅相成、合二为一和二者并行三种运行模式。通过对几种模式各自的特征及对比分析,笔者提出在我国应建立以一般公认会计为主,监管会计为辅的主辅相成运行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一般公认会计准则与监管会计准则的不同要求与运行成本之间的矛盾,在实现两者不同要求的同时,又使得运行成本不致太高。第二是在保险会计核算确认与计量中,使用递延配比法还是资产负债法的问题。递延配比法强调收益表中利润的计量,符合传统会计的配比原则,遵守了会计核算中权责发生制的要求,减少了不稳健以及操纵报告利润风险;资产负债法强调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和负债的计量,认为收益是资产和负债变化的结果。鉴于资产负债法更符合保险概念框架中的会计要素概念和逻辑基础,笔者支持资产负债法。第三是在保险会计收入确认与计量中,权责发生制的局限性问题。虽然权责发生制在会计核算中的地位已为人们所公认,但笔者认为由于权责发生制对保险的谨慎性产生了制约,权责发生制忽略了现金流量在保险经营中的重要性,权责发生制对于保费收入的确认与保险合同条款不相匹配和权责发生制无法适应当前建立保险监管会计的需要等原因,建议从保险公司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业务性质,实行“联合发生制”混合会计基础,即权责发生
f制与收付实现制并存,以第四章在对我国保险会计规范发展过程及我国现阶段新会计准则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完善我国保险会计制度、会计核算方法:
1实行一般公认会计和监管会计的分离,建立监管会计准则:2逐步采用资产负债法进行保险会计的确认和计量:3进行保险会计规范改革应和其他方面特别是精算保持密切联系;4在国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