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探究
作者:冯立生来源:《读写算》2018年第31期
摘要强化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升中小学的教学质量。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旨在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31000501
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农村中小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薄弱环节,已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笔者所在的安徽省霍山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库区县,近几年,随着“班班通”、“在线课堂”等项目的逐步推进,部分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有了较快发展,但由于农村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偏低,信息化设备维护困难等制约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因此,深入分析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尤为重要。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就目前而言,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教育信息化设备更新不及时,配置率不高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化设备设施更新快,损耗大,因此耗材和维护的费用比较高。第一批“班班通”设备是2012年配备的,目前大部分设备已经不能正常使用,急需更新。而政府所投入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费相对较少,无法批量更新农村中小学的信息化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二)对教育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教育信息化设备管理不到位
前,绝大多数的中小学无论管理者或是教师,均未能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故也不注重此方面的建设,以致信息化设备并未能在各学科课堂中得以充分、有效的运用。甚至连计算机室本身的利用率亦不高。这便使得学校的信息化设备并无法发挥其确切的作用,更遑论对学校的教学、科研与管理上发挥其应由的作用。不仅如此,因部分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也并非自出该专业,故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质量亦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三)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升,制约了中小学信息化建设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虽然,如今的绝大多数教师均经历了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总体应用水平仍然较低。截至目前,尚有绝大多数教师无法在课堂之中灵活运用现代教学设备,这便使得信息化技术根本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仅如此,由于部分教师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