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层次化。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完成分层次教学的关键所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又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尽量做到衔接无缝、自然,层次分明。对新知识的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和题型的变换等,每个层次的设计都要照顾各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还要安排好教学节奏,做到精讲多练,消除“满堂灌”,消除拖泥带水的成份,把节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多练。在此基础上可适当补充些趣味数学,以便活跃课堂,努力做到全体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参与教学全过程。
3.考核分层
2
f课后布置作业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选择作业题时,要适当扩大习题跨度。分层次布置的作业,可分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等几种,必做题和选做题结合。
4辅导分层
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仅靠课堂"分层次教学"是不够的,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做好"提优辅差促中"工作。充分发展,从而形成一种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对差生的辅导,还要防止把着眼点只放在知识缺陷的补习上,还要注意情感投入,多一份关爱,多分析他们的思想状况,"对症下药",使他们真正感到我"不笨",我"能行"。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分层次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工作量更大.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实际水平,在普通高中数学教学中正确地运用“分层次教学”,可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自觉性更强,学习兴趣更浓厚,达到缩小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分层次教学是一种新的操作难度大的工作,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探讨与改进。【参考文献】1、赵凤飞,《选择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沈西德,“成功体验”与“学习困难生”转化,中国基础教育教研成果集,光明日报出版社。3、沈西德,文科数学的现状及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成都市优秀论文集,20046。4、沈西德,数学“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复习法,2000年度天津教育优秀论文。
3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