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体制僵化,教学内容单一,学生所学知识与乡村社会生产实践、生活实践和当地经济建设、农民奔小
2
f康严重脱节,“学而无用”,是造成当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农村学校教育还没有远离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更没有成为教育的实际行动。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是一句空话。社会、学校、家长、学生本人,都把升学(读大学)当成学习的唯一目标和动力。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过分重视文化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轻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条块分割严重,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各成一家,致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的综合利用,优势得不到互补。譬如在南方一些经济发达地区,一些学生“十年寒窗”下来,家庭花了很多费用,自己也花了很大力气,终于大学毕业了,结果呢?就业不了,只能失业在家;而早期就放弃读书在家或外出创业的同龄人,有的当上了老板,有的虽未当上老板,但收入也相当可观,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相比之下,拥有科学文化知识的大学生,则寒碜得多,凄惨得多。结果在这些经济发达地区(浙江温州等地)就出现了很奇怪的一幕:小学生、初中生是老板,大学生、研究生反而是雇员。因此,就出现了“学与不学一样,学多学少一样,学好学坏一样”的“怪”现象。所以,近几年,“学习无用论”在一些农村地区,甚至是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发达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抬头。正因为如此,农村学生辍学现象,就已成为一件正常之事。2、为顺应国家“两基”政策,不挤占教育资源,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偏低。近些年来农村教师学历有所提高,但是,教师的实际学识水平、能力和思想素质与学历并不完全相称,这是相当普遍的一
3
f种现象。大部分教师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不对口,尤其是英语学科异常薄弱,为了不影响“两基”检查中“师资力量”的指标,大都只能“半路出家”,这样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加上为了不挤占教育资源,中小学取消留级,成绩好和差都能升入上一级。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压力,有部分小学升入初中语数双科总和不到20分,进入中学学习科目增多,压力加大,厌学情绪随之而来。这样拔苗助长,故辍学现象便成了自然之事。二、家长意识淡薄,留守少年儿童增多也是造成辍学的又一大诱因。本学期,我对我校15个级班的881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基本情况是这样的:父母都在家的为206人,父母只有一方在家的主要是母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