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教学活动。综合以上三个案例,我们发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以教师引导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地位。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时,既要考虑教师的主导性,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又要考虑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活动。322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要符合教学目标数学活动是一种教学方法,是为数学教学服务的,从数学教学心理来说,活动是实现目标的形式和手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数学活动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要与学生的数学学习紧密联系,致力于加深数学理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如《圆的认识》,很多老师会有这样的教学环节:⑴你能用哪些方法来画圆?请利用身边已有的材料,也可以用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来画圆。⑵然后学生动手实践,小组交流。⑶进行反馈,学生展示各种画圆的方法。于是这堂课就在学生用各种方法画圆然后展示各自画的圆中结束了。虽然这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数学的活动教学,但如果只是这样设计教学活动,那学生只是
7
f毕业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单纯地学会了画法的多样化,停留了在简单的操作层面,而未能在头脑中实现必要的重构或认知结构的重组,思维并没有展开。如果追问一句“这些画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让学生理解圆的形成和意义,进而探寻圆的特征,这样,数学活动就加深了数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的核心,教学活动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直接关系到教学行为是否有效。因此在设计数学活动时,首先应明确目标,努力通过活动达到“数学化”的目的。323数学教学活动设计必须依赖于学习者的现实背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总要与背景知识发生联系,以有关知识包括正规和非正规学习获得的知识来理解知识,重构新知识。所以好的数学教学活动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数学活动设计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如一位教师根据学生背景知识的不同,对“质数与合数”一课做了三种不同的数学教学活动设计。设计一:在“送教下乡”活动中,根据农村中心学校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自然数、分数、奇数、偶数、约数等背景知识,首先让学生把班级同学的学号数1~16根据奇数和偶数进行分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