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多,其他层次相对薄弱,尤其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科学、系统的训练。
以作业中的常规练习“日记”为例,传统的作业形式是教师布置日记作业,次日批阅后选择一些优秀段落在全班朗读,以达到表扬与共同学习的目的。这种单调乏味的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对难度较高的日记的热情,受表扬的学生也往往是“老面孔”。有些学生虽然有点小进步,也难以得到表扬。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接受和掌握,忽视发现和探究,忽视情感的熏陶。语文作业贯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应有助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情感的发展,力争使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教师应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的环境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开放地学习。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设计的日记作业见表1。
新课程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新课程下的作业应当成为具有学生鲜明的价值追求、理想、愿望的活动,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教师应当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学习需要。所以,作业的设计应当形式多样,并留有思考的余地,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选择、计划、探究、体验。不仅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传统的作业目标不完善
为了展现新课程的魅力,教师在作业设计上也在力求突破,追求形式的多样化,试图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这样的出发点是善意的、理想化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急功近利”“蜻蜓点水”,而不注重学生在作业中真正的能力水平的提高。比如复述课文是语文教学中学生应掌握的一项基本能力,但课文后面这样的作业练习较少,教师也很少设计跟踪性的相关作业练习,学生的能力也就难有长远提高。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学生的语文能力需要通过长远的训练来形成。针对某个学生某种语文能力的缺陷,教师应该制定学生个人学习计划,让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他们在一次次作业中得到虽然缓慢但呈阶梯性的上升。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设计不同的阶梯层次,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以利于他自发向上,实现真正的提高。这样的作业设计不求立竿见影,而应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真材实效。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