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优化作业设计发挥作业作用
作者:丁雄鹰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第11期
作业设计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好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语文素养;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及独立人格的培养。但长期以来,对学生而言,作业几乎是负担的代名词,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和作用。教师应该重审作业的现状,平衡课内教学与课外作业,发挥出作业的积极作用。
传统的作业设计大多“以本为本”“固守书本”,束缚了学生的发展
传统的作业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为达到对某一知识点的巩固,设计的作业或是简单的重复抄写,或是机械的死记硬背,或是枯燥的题海苦练,或是呆板的知识仿效。这样的作业练习,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僵化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会形成这样的认识:书本上必须学的知识要写、要读,除此以外,再没什么其他的意义。自然,基础训练是不可少的,素质教育不是制造空中楼阁,但也不等于死读课本。
教师没计的作业题应是以“本”为基础的“本质”,加上灵活新颖、富有情趣的“外形”,不断地吸引学生。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社会处处皆语文,所以在作业设计时,教师应该联系语文实践活动和语文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
带着这样的理念设计的作业以理解为特点,以兴趣为突破点,抓住兴奋点和热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将生活中的事物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儿童感官,开放式地储存信息,为儿童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提供取之不竭的丰富源泉,学习的自主性、创造的积极性显而易见,既顾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重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传统的作业训练形式单一,作业之间没有综合性,重“知”轻“能”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传统作业几乎都局限于书面答题,没有其他形式。从作业内容看,传统的语文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不外乎写词语、组词、造词、近反义词等,内容简单机械,单调乏味。往往是为了达到一个知识点,就设计一项训练形式,各种训练相对孤立。这类作业还片面强调独立思考,很少把“合作”“探究”当作一项必要的素质来进行培养,只限于偶尔的、非组织形式的课堂讨论。在知识、技能、智力、情感训练层次中,传统作业第一层次耗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