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小学“校本教育科研”中小学“校本教育科研”在国外
作者:沈河科研…
文章来源:沈阳市沈河区科研网
【编者按】“校本”schoolbase早在上个世纪初6070年代就为欧美等国教育界所关注与探索。“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是“校本”最具代表性的特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与普及,“校本”中“以校为本”的外涵空间得到发散式拓展:校本管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以人为本”的内涵理念也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升华:只有把学生和老师的发展放在首位,才能实现学校可持续的、协调的、健康的发展。该怎样把对“校本”的认识提升到可操作的实践层面上,需要从事基础教育研究者与工作者的不断探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我们借鉴欧美等国教育界多年来在“校本”探索之路的做法与成功经验,更好地走近、认识、参与“校本”。
教师专业化的提出以及教师专业化运动的兴起,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培养教师的校本教育科研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校本教育科研”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其含义的界定目前尚未有统一的说法。由于国情、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外对此理解也存在着差异。
国内外“校本教育科研概念的界定与国内外校本教育科研”概念的界定与比较校本教育科研概念的界定与比较
国内,在我国是指各级学校主要指中小学从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就教育教学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一线教育工作者为主体,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取得研究成果,并直接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从而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以及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研究活动。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所进行的教育活动与知识学习,大多在专业技术和专门知识范围内。
f国外,在英文资料中,“Schoolbased
Educatio
al
Research”则是指“基于
学校的教育研究”,范围扩大到以学校为研究对象的所有问题,就研究内容上看不仅包括学校教学问题还包括很多教育社会问题如学生健康问题、学生价值观问题、学校暴力问题、教育平等问题等;就研究主体上看很大一部分是由科研机构或大学的教育专家发起的,当研究的对象涉及到中小学校时才需要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参与,这种情况下中小学校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从严格意义上讲不能完全称为“校本”。只有那些以中小学一线教育工作者为研究主体,以学校自身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研活动,才能体现学校的主动性,虽然在研究过程中离不开外部支持,但应当始终保证学校本体优先的重点。比较之间,中西“校本”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