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球
教学目标:1、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通过该项内容的学习是学生受到有
关的科学史教育。2、知道地球的大小。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逐步建立地理
空间概念。4、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5、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6、熟练地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7、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
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
人类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描述地球的大小;经度、纬度;南北半球与东西半球的划分;在经纬网上确定位置。教学难点:
经度与纬度的大小变化规律以及经纬度的大小与位置关系教学时间:六课时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2、学会运用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来描述地球的大3、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4、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孜孜不倦的求索、深化
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教学重点
1、认识地球的形状,能够描述地球的形状。2、了解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教学难点:1、科学精神的培养。2、描述比较大的地理事物的能力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教具准备:地球仪、地图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找学生讲述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小故事,讲述张衡、的学说、观点,及麦哲伦的
环球航行等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故事、学说的看法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活动,目的一是用实际例子,让学生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面的;目的二是进一步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
学生分组交流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好的问题“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
f状的过程”。学生思考、讲故事,讨论,谈看法。
鼓励那些平时注意积累的学生,教育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
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二、讲授新课:
1、讲解出现这些故事的背景使学生了解一部分历史,明白正确地世
界观,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大胆假设。
学生思考,回答、分析
2、认识总结地球的外貌
地球的形状: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注意教给学生分清
圆形和球体的区别(平面、立体)
让学生正确认识地球,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并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思考、
回答、交流
3、说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分组讨论、达成意见,各小组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