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作者春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了教学工作者研究和探索的主要内容,而“有效的课堂教学”则成为了教师工作的追求目标。大量的成功教学案例告诉我们,所谓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要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在合理实现“三维目标”的前提下,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能有效,我提倡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有效的教学。我以为,有效的教学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达到某一阶段中的最佳教学效果。2、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能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3.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能力得到提高。4.为学生的学习、工作留有后劲,因此,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追求最高效率与最大的收益一、正确把握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和新课程理念,是实施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小学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是生活化的数学,是不同于科学数学的数学。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还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新的课程,需要新的教学观念。有效教学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更要关注
1
f学生技能的培养、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从三个维度上去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在获得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从一个“主导”者成为“引导者”。因此,有效教学主张教师树立教学目标的整体结构观念,全面实现“三维”目标,使教学目标价值的实现统一于同一教学过程中,从而充分实现教学的基本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二、改革备课思路,精心准备,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首先,要精心备课,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问题,还要考虑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只有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区分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尽可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