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与输出的波形;输入端波形:
f输出端波形
(3)读出输出电压的值并根据电路所给的参数值,计算输出功率P0,PD,ηC;输出电压:12V;P0
11Ic1mVcmIc21mR22
PDVccIC0
c
P0PD
二、外部特性1、调谐特性,将负载选频网络中的电容C1修改为可变电容(400pF),在电路中的输出端加一直流电流表。当回路谐振时,记下电流表的读数,修改可变电容百分比,使回路处于失谐状态,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并记下此时电流表的读数;
谐振时,C200pF,此时电流为:256371
输出波形为:
f将电容调为90时,此时的电流为256389mA。波形图如下:
2、负载特性,将负载R1改为电位器(60k),在输出端并联一万用表。根据原理中电路图知道,当R130k,单击仿真,记下读数U01,修改电位器的百分比为70,重新仿真,记下电压表的读数U02。修改电位器的百分比为30,重新仿真,记下电压表的读数U03。R1百分比507030U08443V8131V8159V(1)比较三个数据,说明当前电路各处于什么工作状态?当电位器的百分比为30时,通过瞬态分析方法,观察ic的波形。
3、振幅特性,在原理图中的输出端修改R130KΩ并连接上一直流电流表。将原理图中的输入信号振幅分别修改为106V,05V,并记下两次的电流表的值,比较数据的变化,说明原因。V1VIc00712678uA10618185uA058842uA
f1、倍频特性,将原理图中的信号源频率改为500KHz,谐振网络元件参数不变,使电路成为2倍频器,观察并记录输入与输出波形,并与第2个实验结果比较,说明什么问题?通过傅里叶分析,观察结果。(提示:在单击Simulate菜单中中A
alyses选项下的FourierA
alysis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在A
alysisParameters标签页中的Fu
dame
talfreque
cy中设置基波频率与信号源频率相同,NumberOfHarmo
ics中设置包括基波在内的谐波总数,Stoptimeforsampli
g中设置停止取样时间,通常为毫秒级。在Outputvariables页中设置输出节点变量)
和第二个实验相比,输出波形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失真。傅里叶分析图:
f实验三
正弦波振荡器
一、正反馈LC振荡器1)电感三端式振荡器通过示波器观察其输出波形,并说明该电路的不足
31电感三端式振荡
不足:振荡器的输出功率很低,输出信号是非常微小的值,未达到振幅起振条件。
f2)电容三端式振荡器
(a)
(b)
32电容三端式振荡器(1)分别画出(a)(b)的交流等效图,计算其反馈系数(2)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与电感三端式振荡器比较
电路(a)的输出波形:
f电路(b)的输出波形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