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春季节为主,感染后一般可获持久的免疫力、临床表现: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部分病例可有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前期症状,发病12天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唾液腺增大、体温上升至40℃,一侧腮腺肿大后24天累及对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疼痛明显、腮腺肿大23天达高峰、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预防:
f患者应按照呼吸道传染病隔离,加强环境消毒、减少公众集会、易感人群可服用抗病毒冲剂经行预防,应用疫苗对易感人群经行主动免疫。
4、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全身性皮疹、淋巴结肿大为特点。传染源:病人为传染源,在患者鼻咽部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出疹前后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经空气飞沫传播,易感人群:幼龄儿童多见,在易感人群较集中、环境拥挤的场所、可出现爆发流行,病后有较持久的免疫力,临床表现:潜伏期1219天,常以低热、全身不适及皮疹起病、可伴有咽痛、轻咳和流涕,浅表淋巴结多有肿大、伴轻度疼痛,皮疹与发热后很快出现、呈充血性斑丘疹,多见于面部及躯干部位,预防:同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一样,做到患者隔离治疗,易感人群注射风疹疫苗、无条件可口服抗病毒冲剂、环境进行紫外线消毒或消毒剂消毒。
小结:通过此次培训我们了解到多数传染病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学校是人群聚集的场所,应当加强环境消毒和室内通风换气,为了预防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应当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洗手设施(如洗手液、水龙头),指导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多数疾病早期都有发热或出疹,晨检及全日观察时一旦发现这些情况要引起重视,及时与患儿家长或医院联系,尽早处理、切断传染源。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