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第一节区域概况
博爱县位于河南省焦作市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地处东经112°56′113°12′与北纬35°02′35°22′之间。东与焦作市、武陟县接壤,西抵丹河与沁阳市相邻,南至沁河与温县隔河相望,北与山西省晋城市毗邻。全县境域呈南宽北窄的狭长状,南北长公里,东西宽公里,土地总面积平方公里。一、自然条件概况(一)地势地貌博爱县头枕太行,南临沁河,依山傍水,自然条件优越。县境地貌由剥蚀侵蚀山地和洪积冲积平原两个基本单元构成,地貌的地域性差异十分明显,北部为山地,南部为平原和部分丘陵。北部太行山余脉,山势陡峻,土薄石厚,不少山坡基岩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南部冲积、洪积平原,地势平缓,土壤肥沃,地下水比较丰富,沟渠成网,机井棋布,是本县耕作的主要基地。(二)气候博爱县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秋高气爽日照长,冬季少雨干燥寒冷。全县光热资源充裕丰富,热量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24326小时,日照率为55,年平均气温为141℃,光合有效辐射总量为58千卡平方厘米,太阳年辐射总量1185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5971毫米,能满足小麦、玉米等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影响全县农业的自然灾害较多,主要有风、冰雹、霜冻、低温、干热风等,受降水年际、年内分配以及降水区域不均匀的影响,是全县旱涝灾害经常发生的主要原因,其中尤以北部丘陵区以及南部沁河冲积平原区更为严重。(三)水资源博爱县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沟渠纵横,主要河流有属于黄河水系的丹河、沁河和属于海河水系的蒋沟河、勒马河、东石河和运粮河。地表水和地下水总储量达亿立方米,但在区域分布上极不均匀,山区水资源贫乏,平原地区水资源丰富。(四)景观博爱县山川秀丽,人烟繁盛,物阜民丰,素有“太行山下小江南”之美称,景观资源得天独厚。既有万年前形成的世界罕见天然大佛、距今年的北魏摩崖石刻,又有华夏第一泉三姑泉、世界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天然长城、世界奇观“石鸡下蛋”;既有“北方三峡”和“桂林山水”之美誉的国家AAAA级、河南省十佳风景名胜区青天河和以秋季红叶为特色的太行山国家级猕猴保护区的靳家岭,又有中原三大古寺之一的月山寺和豫北地区最大道观火炬观;既有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寨卜昌明清民居村,又有集江南水乡秀色与北国田园风光于一体的石佛滩和“北国一绝”华北地区绝无仅有的万亩竹林。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