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与联系
温度、内能、热量三个物理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辨析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正确理解其含义。
一、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它是一个状态量,所以只能说“物体的温度是多少”。两个不同状态间的物体可以比较温度的高低。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其单位是“摄氏度”。从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它跟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情况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速度就越大,分子运动就越剧烈。因此可以说,温度的高低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分子的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表现为分子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具有的能量表现为分子势能。内能和温度一样,也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等词来修饰,其单位是“焦耳”。对于同一物体而言,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对于不同的物体而言,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之外,还与质量、体积、状态有关。以水为例,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一桶水和一勺水相比较,由于单个水分子所具有的内能是一样的,由于一桶水所含的水分子数目较多,所以一桶水具有的内能就多;水通常以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三种形式存在,固态物质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分子排列十分紧密,液体物质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固体小,分子也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较自由,气态物质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可以忽略不计,极度散乱,间距很大,由于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分子在排列组合方式上不同,导致分子间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也不一样,当然它们所具有的内能也不一样。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它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热量定义的条件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因此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才能谈及热量,所以物体本身没有热量。二、温度、内能、热量的联系:(一)温度与内能因为温度越高,物体内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因此物体的内能越多。但要注意:温度不是内能变化的唯一标志。“温度不变时,它的内能一定不
f变”是错误的。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热,内能增加。晶体凝固时,温度不变,但要放出热量,它的内能就减小。因此物体的状态变化也是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