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语音学考试小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声源:因振动而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2.振幅:空气质点振动幅度叫做“振幅”,即空气质点在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偏移量。3.基音:组成复音的各个纯音振幅不同,频率也不同,其中频率最低、振幅最大的叫基音。4.共振:如果两个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其中一个在外力的作用下发出声音,另一个物体受到相同频率的空气质点运动的影响,也会发出声音来,这种现象叫做声音的共振(共鸣)。5.浊音生源:气流通过声门时,使声带颤动,产生周期性声波,就是浊音。6.紊音声源:发音器官的某一部分紧缩成非常窄小的通路,气流通过时形成紊乱的湍流,产生嘶嘶的噪声,就是紊音。7.瞬音声源:发音器官的某一部分紧缩到完全不让气流通过,使气流产生比较强的压力,然后突然放开,气流瞬时间冲出去,产生一种非常短暂的瞬时爆破音。8.开放型音段:气流从喉腔、咽腔进入口腔从唇腔出去时,这些声腔完全开放,气流能够顺利通过,这样产生的最小音段就是开放型的。9.封闭性音段:如果这条通路的某一部分封闭起来,气流被阻不能畅通,这样产生的最小音段就是封闭型的。10.半元音:如果发音时开口度很小,接近于封闭状态,气流外出时只受到极轻微的阻碍,这时发出来的声音就是介于元音和辅音之间的声音。这种处于元音和辅音之间的声音可以称为“半元音”。11.单元音:不和其他元音结合就能在音节中单独存在的元音叫做单元音。12.塞音:持阻阶段阻碍完全闭塞,使气流无法通过,声音短暂间歇,维持到除阻阶段,阻碍突然放开,气流骤然冲出,形成极为短暂的瞬音。13.擦音:持阻阶段阻碍并不完全闭塞,让气流挤出去形成湍流,产生紊音。14.塞擦音:成阻阶段阻碍完全闭塞,气流无法通过;进人持阻阶段后阻碍略略放松,让气流挤出去产生摩擦,形成一种先塞后擦的音,称为“塞擦音”。15.鼻音:成阻阶段口腔里形成的阻碍完全闭塞,但软腭下降,打开气流通往鼻腔的通路,在持阻阶段气流能顺利从鼻腔出去,形成鼻音。16.边音:舌尖形成阻碍不让气流通过,但舌头两边或一边留出空隙,让气流从舌边流出,这样发出的声音称为“边音”。17.颤音:发音器官中双唇、舌尖和小舌的肌肉都具有一定的弹性,当气流通过时这些部位受气流冲击产生颤动,发出来的声音就是“颤音”。18.闪音:如果舌尖不是连续颤动而只是弹动一次,轻轻一闪,就是舌尖闪音。19.通音:持阻阶段口腔的通路接近于开放,气流通过时只产生极轻微的摩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