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级部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试号_______________
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试题
第一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涂在
答题卡上)
1、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
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
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推断①我国已有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②我国的原始农
业南北各具特色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②④
2、史料记载:“所种土地,唯以刀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其所反映的耕作方式是
A石器锄耕
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
D牛耕
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水利建设出现了一次高潮,同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形
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B水利技术的进步C政治局面的稳定D耕作技术的进步
4、“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了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
C古代妇女地位的提高
D商品经济的发达
5、春秋战国时期,小农经济出现的最主要条件是
A.各国变法承认土地私有
B.牛耕逐步普及
C.铁制农具的出现和逐步普及
D.家庭观念加强
6、“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这种现象的出现不利于稳定封建统
治秩序,为此封建国家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A.“均田”或“限田”
B.废除土地私有制
C.取消农民赋税
D.禁止租佃关系发展
7、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地256顷
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0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土地兼并的盛行
B豪强地主强占土地
C国家授田制的推行
D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8、商鞅变法中“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
A、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B、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C、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
D、扩大了农民的占田份额
9、下列对春秋时期齐、鲁等国税制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些改革明确宣布废除井田制②改革的目的是刺激生产积极性、扩大剥削量
1
f③在客观上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④最有代表性的改革是商鞅变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10、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井田制是一种土地公有制,土地属于全体国民所有
B战国时代的各国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是封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