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基于加工工艺的原则和加工工序的合理性要求,可以让凸轮轴的整个加工工艺过程变得科学合理,凸轮轴的主要的加工表面可以大致确定为主轴颈,凸轮,小外圆,键槽等,凸轮轴的主要加工工序的顺序可归纳为铣两端面;钻中心孔;粗车主轴颈;粗、精磨轴颈、凸轮等。
27凸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在进行大量的工艺分析之后,制定出生产凸轮轴的加工工艺路线(1)铣端面打中心孔(2)粗车主轴颈(3)凸轮轴颈粗加工(4)热处理(5)校直(6)粗磨轴颈、凸轮等(7)精磨轴颈、凸轮等(8)探伤(9)抛光(10)清洗(11)下线检查确定了凸轮轴的工艺路线后,对其的基准进行选择,凸轮轴的定位基准应与设计基准和工序基准相统一重合,基准的选择是工艺设计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正确与合理的基准,可以让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成本得到控制,生产率得到提高。否则,不但使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错漏百出,甚至令最后生产的整批零件由于质量问题而报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凸轮轴的粗基准的在第一道工序铣端面打中心孔中选择,工件
8
f毛坯外柱圆面及其一个侧面作为粗定位基准。这保证了后续加工余量的均匀性,同时也后续精加工的质量。因为凸轮轴作为轴类零件,各支承轴颈、凸轮、凸轮轴颈、凸轮小外圆的加工等均是采用两中心孔作为定位基准,表面则是以轴的中心线作为设计基准,同时基于基准重合原则应选择两中心孔定位。而基于基准统一原则,多数工序的定位基准应采用中心孔,这样能有利于加工端面和外圆。
9
f3凸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31凸轮轴的机械加工工艺特点及分析1刚性差
由于凸轮轴是细长轴,长颈比较大,因此刚度差,通常凸轮轴主轴颈切削加工时工件两端顶针顶着中心孔,然后用鸡心夹夹在小头,当切削工件中间部分时容易出现较大的受力变形,还有表面的残余应力会引起变形,尤其在加工凸轮时,其变形最为明显。凸轮轴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形,很容易引起后续加工工序加工余量分配均匀性,如果变形过大会直接造成后续加工工序无法进行,甚至会使零件直接中途报废。在设计凸轮轴工艺时,应针对其易变性特性采取相应的辅助措施和合理安排加工工序。
图24凸轮轴主轴颈加工
如图24,对凸轮轴主轴颈的粗精加工,由于主轴颈数量加多,而且分散在整个凸轮轴上,加工时,中间最容易出现明显变形及残余应力,针对这些情况应采取以下措施
1可以通过辅助支承,比如托架等,来增强刚度,降低加工造成的变形和振动。2采用小切削量或者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