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物(P1):凡具有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或保健作用的物质,统称为药物。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药物、人工合成药物和生物制品三大类。
2生药(P1):来源于天然的、未经加工或只经简单加工的植物类、动物类和矿物类药材。从广义上说,生药包括一切来源于天然的中药材、草药、民族药材和提制化学药物的原料药材,兼有生货原药之意。
3中药(P1):是指依据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应用于医疗保健的药物,如各种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中药中药材中药汤剂中成药
4草药:指局部地区民间草医用以治病或地区性口碑相传的民间药物。中草药中药草药5中成药(P19):指根据一定的处方,中药饮片的性质和临床的不同要求制成各种剂型。6饮片(P21):指制成适合于中医临床选用,以供制成一定剂型的药物的总称。7地道药材(P6):来源于特定产区的货真质优的生药,是中药材质量控制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的体
现。如浙江产的白芍、白术。8中药炮制(p20):根据中医药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和药材的性质所采用的一类制药技术。
发霉(P10):又称为霉变,是生药在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指的是霉菌在生药表面或内部的滋生现象。9变色(P10):是生药在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指生药在采收加工、贮藏中因方法不当引起的色泽改变。10泛油(P10):即“走油”,是生药在贮藏保管中常见的变质现象,是指含油生药的油质泛于药材表面,也指药
材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11生药鉴定(P38):指依据国家药典或有关资料规定的药用标准,对商品生药和检品生药作真实性,纯度,品
质优良度的鉴定。12原植物鉴定(P39):是应用植物分类学的方法,把各种植物药的植物来源鉴定清楚,确定其学名的一种方法。13性状鉴定(P40):指通过用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烧等方法对生药进行包括形状、大小、色泽、
表面、质地、气、味等特征进行鉴定的方法14理化鉴定(P41):通过化学方法或仪器分析来鉴别生药的有效成分或利用生药中某种化学成分的特殊反应来
间接的鉴别生药的一种方法。15显微鉴定(P41):利用显微镜观察植(动)物药材的内部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其后含物的特征,以供鉴别
生药的真品、伪品、类似品或代用品的一种方法。16显微化学反应(P42):是将中药的干粉、手切片或浸出液少量,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某些化学试剂使产生沉
淀或结晶,或产生特殊的颜色,在显微镜下观察。亦用于细胞壁和细胞内含物性质的鉴别。17微量升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