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为年度报告公示制度,企业按年度在规定的期限内,通过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工商部门报送年报,并向社会公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企业对年
f报内容负责,工商部门对年报内容进行抽查,并根据工作需要对特定企业进行重点核查,抽(核)查结果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这样一来,企业由政府监管改为自我约束和社会共治,相关信息更加透明,倒逼企业规范经营,有利于维护良好的经济社会秩序。(三)“简化”方面1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一是实行住所(经营场所)申报制,由申请人申报住所(经营场所)合法使用证明,并对申报内容负责,登记机关不再审查。二是允许“一照多址”和“一址多照”,在住所外增设经营场所且在同一县(市、区)的,由企业自主选择办理分支机构登记或经营场所备案;允许物理分割地址或集中办公区作为住所登记多家企业;允许商务秘书企业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住所托管服务及其他配套服务。这对充分释放住所资源、创造性地解决住所条件对企业登记的限制具有积极作用。2简化登记资料和流程。一是实行“先照后证”,企业的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相对分离,除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外,市场主体直接向工商登记机关申请登记,取得营业执照后即可从事不须审批的生产经营活动;对从事须经审批方可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凭相关材料向审批部门申请并取得批准文件、证件后开展经营,有效解决“证照扯皮”的问题。二是改革名称和经营范围登记,允许企业根据经营范围自主选择名称的行业表述,取消企业设立后1年内不得变更企业名称的限制;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没有的新兴行业、新兴业态和具
f体项目,参照政策文件、行业标准、文献资料、国际惯例等通用用语予以登记。三是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实行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网上发照和网上公示,电子营业执照和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四是探索“多证联办”,探索建立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多证联办”制度,在行政审批中心设立综合窗口,实行一个窗口受理,相关部门同步审批,证照统一发放,进一步提高企业登记的便利化。二、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对税收管理与服务的影响工商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放松了准入管制,优化了营商环境,促进了市场主体的发展,自3月1日以来,在济南市工商局办理名称预先核准的企业比去年同期增长112,新登记户数增长80,认缴资本增长200以上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