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对税收管理与服务的影响及对策
2014年3月1日起,国务院在全国实施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作为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举措,对转变政府职能、激发创业活力、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工商登记作为税收管理的基础环节,其改革也不可避免地对税收管理与服务带来一定的影响。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此次改革主要是注册资本及其他登记事项,主要包括“宽进”、“严管”和“简化”三个方面。(一)“宽进”方面1取消最低资本门槛。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特定行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另有规定的外,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最低注册资本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以及货币出资比例。理论上讲,可以实现“一元钱注册公司”和“零首付”。2改注册资本实缴制为认缴制。除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决定对注册资本实缴另有规定的以外,取消了关于公司股东(发起人)应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出资,投资公司在五年内缴足出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应一次足额缴纳出资的规定;公司实收资本不
f再作为工商登记事项,公司登记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改为公司股东(发起人)自主约定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事项,并记载于公司章程,有效解决投资者货币资金不足的问题,提高公司股东(发起人)的资金使用效率。(二)“严管”方面1完善信用约束机制。一是建立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将企业的登记备案、年度报告、资质资格以及违法违规行为等通过系统公示,公示内容作为实施行政许可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对不按规定期限履行年度报告公示义务、通过登记的住所(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及存在其他经营异常行为的企业载入经营异常名录;超过3年未整改的永久载入,不得恢复正常。三是建立严重违法企业名单(“黑名单”)制度,对被永久载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且情节严重的,被吊销营业执照以及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等情形的企业载入“黑名单”。四是建立联动响应机制,被载入经营异常名录或“黑名单”、有其他违法记录的市场主体及其相关责任人要依法纳入信用监管体系,各有关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信用约束措施,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局面。2加强企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改企业年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