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定高危企业名单、重点整改单位,做到分级化分类别管理,如火灾“高发、易发、灾难性大”每年3起及以上的企业设置为三级单位,火灾多发每年两起的为二级单位,并针对不同的等级对应特定的设备规定,如三级企业内部要设置的消防栓不少于5个、每个车间落实灭火器2个等消防设施配备硬性规定。4、建立合作联动,争取消防网络全覆盖。根据火情援救的必然过程来看,火情突发时既要确保第一时间的自救控制,又要确保后续增援力量有序跟进,这才能真正做到“小火快急救、大火能控制”。首先,建立临企实时呼应。现在乡镇企业都是工业区模式(企业集聚),所以企业间也需要建立联系和配合,在第一时间能够调集大量兼职消防力量和设施实现毗邻调员、就近施救。同样需要日常的实战配合训练争取优势互补,而且也需要企业内部和周边的消防栓等器材的合理布局,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实行公共出资配备共用消防设施,如企业间可以设立“公共设备区”以放置消防栓、水泵等过渡设施,或者挖凿蓄水池方便急救时水源快补;其次,实现专兼优势互补。现在真正的专职消防员并不多(包括基层派出所的或上级消防部门),所以在指导培训和日常监督上可以实行包片包干方式进行,对每个专职消防员设置日常工作责任区(县消防大队包干联系基层专职消防队伍,专职消防队伍包干联系辖区企业)主要进行日常的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专职民警、社区民警作为日常联系纽带,不仅指导专职消防队员包干工作落实,还要协调企业间的协作磨合;最后,强化部门应急协作。一个全网式的乡镇消防安全体系还需要建立起派出所间、各部门间及所(基层派出所)队(消防大队)间的合作机制,根据现场施救情况预知救火难易,附近基层所队消防力量以及其他职能部门能够第一时间集结并增援加强处置突发火情的灵活性,如针对一些特殊企业突发
f重大火情的情况还应每年组织一到两次的多部门跨地区联合预演。同时为了规避在后期增援力量路不熟等客观原因而延误时机的情况,各乡镇还应绘制企业、道路方位图,切实加强日常协作配合工作机制建设。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